海南吸引外资情况调查:椰岛"朋友圈"越来越大
编辑/2021-04-20/ 分类:宇明文章/阅读:
以201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为新的起点,3年来,海南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扩大开放和吸引外资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外资项目,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海南的“朋友圈”为什么能越来越大?实际利用外 ...
以201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为新的起点,3年来,海南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扩大开放和吸引外资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外资项目,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海南的“朋友圈”为什么能越来越大?实际利用外资又在发生着何种变化?
“我们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到海南投资兴业,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改革成果。”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投资者发出热情邀请。
时间过去了三年,海南的“朋友圈”有何变化?三年来,海南坚持把扩大开放和吸引外资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认真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外资项目。2018年至2020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7.33亿美元、15.11亿美元、30.3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2.7%、106.1%、100.7%,连续三年实现翻番。
外资纷纷抢滩布局
“今天上午接待了4家外企,签订了2份合作意向,忙得不可开交。”4月1日,经济日报记者经过多次预约,终于见到了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国际事业部的工作人员张余雪。张余雪说,在这个占地79亩的产业园内,先后有193家外资企业入驻,今年一季度就新增了58家。除了普华永道、特斯拉(海口)等大型国际企业以外,园区还聚集了一大批初创外资企业。
“安娜在海南”是俄罗斯姑娘安娜创建的文化产业公司。“公司主要围绕促进中俄文化交流来打造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双向推广中俄文化,尤其是海南文化。”安娜告诉记者。
安娜之所以选择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创业,是因为这里是海南首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拥有更加积极、开放、务实的人才政策,更为灵活开放的国际招才引智模式和创新创业体制机制。
“我们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办公场所有4800多平方米,为国外创业者提供创业基础环境,同时为他们提供租金补贴、税收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及保姆式服务,是国外人才来海南创业的‘沃土’。”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副总经理吴清吉告诉记者,依托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越来越多的国外人才来到海口兴业。
“海南建设自贸港给投资者带来了众多机遇,一些好的政策,例如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自贸港专用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等,为外资进驻提供了信心,我们要抢先布局。”进驻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的加拿大投资者陈冠说。
2020年以来,“全球贸易之窗”在海口“火”了起来。“全球贸易之窗”其实是一座写字楼,与其他写字楼不同的是,这是海南“百国千企”计划的首个载体,目标是建设国际中小企业合作平台、国际贸易孵化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商务服务。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等31个国家的83家外资企业入驻,投资领域涉及贸易、旅游、文化、教育、医药等行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05家,同比增长197.34%,占2018年4月以来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67.2%,占近10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50%,创建省以来新高。尤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吸引了外国投资者的高度关注,2020年6月至12月,海南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55家,占全年总数的85%。
使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
长期以来,海南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其中近半数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开发市场,过度依赖房地产成为海南经济结构的老问题。三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海南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
优化经济结构从哪儿破题?海南以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记者了解到,三年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并且向全产业链、多元化发展。
以现代服务业为例,三年来,海南现代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当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例由62%提升至87%,现代服务业10个大类全部实现外资到资。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快速增长,成为促进增长、优化结构的主要动力。
2020年9月7日,占地145亩、投资9亿多元的海口哈罗公学迎来300多名新生入学。海口哈罗公学位于海口江东新区,是落户该新区的首所国际学校,源自英国最负盛名的私立学校之一哈罗公学。“从上海到海南工作10多年了,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担心的问题,现在在这里也能享受到比肩北上广深的国际顶尖水平的教育,我们工作更安心了。”海口哈罗公学学生家长杭女士表示。
按照海南省教育厅的安排,海口江东国际教育新区(江东新区科教组团)招商工作已经启动,面向国际一流高等学校等4类学校伸出橄榄枝,并根据进驻学校需求匹配100亩至1000亩不等的教育用地资源。今年将推进海口德威学校、三亚威雅学校、卫斯理安附属海南国际高中等国际学校建设,新增签约引进2所以上知名国际学校,面向未来实现教育消费匹配。
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外资大量涌入的领域。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内的Bartini项目来自俄罗斯,他们基于智慧物联、5G技术、区块链、AI等技术,打造适合低空交通的智慧城市及飞行器。“为了Bartini在中国落地,我考察过很多地区,最终选择了海南,主要考虑到海南在中国率先建设完成覆盖省级区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实现了海南低空管控有序,为我们的飞行试验以及未来的飞行许可提供了保障。”Bartini联合创始人、中国区负责人吴冰表示。
着眼双循环的交汇点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海南在建设自贸港的进程中,紧抓外资涌入机遇,努力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
何为交汇点?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作一个“8”字形,海南自贸港就处在“8”字中间的交汇点上,应当在这个交汇点上做足文章。
在沈晓明看来,海南成为交汇点具有特殊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海南虽然地处中国最南端,但从全球视野来看,正好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两个最活跃区域的中间节点。从海南出发,4小时飞行时间可以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47%的人口和全世界30%的GDP;8小时飞行时间可以覆盖59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67%的人口和全世界41%的GDP。
二是政策优势。海南自贸港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在税收、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等方面,享受特殊开放政策。海南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就会吸引国内外商品、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海南这个节点平台便捷进出国内、国际市场,使海南不仅成为物理层面的“中转站”,还成为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炉”,在连接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
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来军表示,新加坡、迪拜、香港等世界主要自由贸易港,基本都以重要经济体为依托。海南需充分发挥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优势,创新与内地货物等要素往来的便利化安排,加强内地与海南自由贸易港间运输、通关便利化相关设施设备建设,推动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联动发展。
2020年6月1日,首艘国际船舶入籍“中国洋浦港”并驶向大海。外资企业从不能从事航线业务,到完全可以参与航运领域,这一变化对于外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去年以来,海南洋浦新增航运相关市场主体近百家,新增注册船舶104艘,其中有26艘是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航行船舶,已占到国内登记的国际航行船舶载重吨的9%。
2020年11月8日,Y87425大型全货机航班满载110吨货物从海口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航空货运航线开通。11天后,首艘免担保进境自驾游艇在三亚入境,免除担保金约213.6万元。
今年4月6日,海南海事局向海南莱福士海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核发了符合证明,这表明该公司通过了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可以开展全球海洋工程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在海南注册登记的第一家外商独资航运企业。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落地、第七航权试点开放、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政策相继出台……一批重要政策逐项落地见效,自贸港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海南正快马加鞭融入新发展格局。
营商环境优化无止境
3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人才创新交流会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举办,来自俄罗斯、英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加纳、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外籍人才,交流分享创业心得和家乡文化。
“海南为我们工作、生活都提供了许多便利,专门对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进行了升级,在一个系统中便可完成工作许可及居留许可两类业务材料的提交,不必再重复提交材料。”巴西人欧力告诉记者。
以前,外国人到海南工作,需要先获得来琼工作许可,再申请工作居留许可。2020年9月2日,海南升级改造“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逐步放开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限制,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讲学交流、经贸活动提供便利化政策及服务。据统计,目前海南共有外籍人才1万多名,他们活跃在教育、旅游、交通、商务服务、科技、文化等领域,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和智力。
人才聚集产业发展离不开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20年9月,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服务正式上线,大幅提升了外资投资服务效率。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荣延松介绍,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招商、市场监管、项目审批等13个部门20个政务系统,提供企业设立登记、变更、注销、社保登记、签证证件办理等179项投资服务的在线咨询、办理,覆盖投资全流程。
三年来,海南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坚持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制定31项营商环境年度行动计划;出台政府与市场主体交往“六要和六不准”;推动成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利用制度集成创新改善营商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海南对外开放水平的全面提升,吸引了大量外资、外企进驻,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潘世鹏)
“我们欢迎全世界投资者到海南投资兴业,积极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共享中国改革成果。”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投资者发出热情邀请。
时间过去了三年,海南的“朋友圈”有何变化?三年来,海南坚持把扩大开放和吸引外资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认真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外资项目。2018年至2020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分别为7.33亿美元、15.11亿美元、30.3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2.7%、106.1%、100.7%,连续三年实现翻番。
外资纷纷抢滩布局
“今天上午接待了4家外企,签订了2份合作意向,忙得不可开交。”4月1日,经济日报记者经过多次预约,终于见到了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国际事业部的工作人员张余雪。张余雪说,在这个占地79亩的产业园内,先后有193家外资企业入驻,今年一季度就新增了58家。除了普华永道、特斯拉(海口)等大型国际企业以外,园区还聚集了一大批初创外资企业。
“安娜在海南”是俄罗斯姑娘安娜创建的文化产业公司。“公司主要围绕促进中俄文化交流来打造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双向推广中俄文化,尤其是海南文化。”安娜告诉记者。
安娜之所以选择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创业,是因为这里是海南首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拥有更加积极、开放、务实的人才政策,更为灵活开放的国际招才引智模式和创新创业体制机制。
“我们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办公场所有4800多平方米,为国外创业者提供创业基础环境,同时为他们提供租金补贴、税收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及保姆式服务,是国外人才来海南创业的‘沃土’。”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副总经理吴清吉告诉记者,依托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越来越多的国外人才来到海口兴业。
“海南建设自贸港给投资者带来了众多机遇,一些好的政策,例如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自贸港专用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等,为外资进驻提供了信心,我们要抢先布局。”进驻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的加拿大投资者陈冠说。
2020年以来,“全球贸易之窗”在海口“火”了起来。“全球贸易之窗”其实是一座写字楼,与其他写字楼不同的是,这是海南“百国千企”计划的首个载体,目标是建设国际中小企业合作平台、国际贸易孵化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商务服务。目前,已有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等31个国家的83家外资企业入驻,投资领域涉及贸易、旅游、文化、教育、医药等行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海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05家,同比增长197.34%,占2018年4月以来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67.2%,占近10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50%,创建省以来新高。尤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以来,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吸引了外国投资者的高度关注,2020年6月至12月,海南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55家,占全年总数的85%。
使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
长期以来,海南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投资,其中近半数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开发市场,过度依赖房地产成为海南经济结构的老问题。三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海南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
优化经济结构从哪儿破题?海南以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记者了解到,三年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并且向全产业链、多元化发展。
以现代服务业为例,三年来,海南现代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当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例由62%提升至87%,现代服务业10个大类全部实现外资到资。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快速增长,成为促进增长、优化结构的主要动力。
2020年9月7日,占地145亩、投资9亿多元的海口哈罗公学迎来300多名新生入学。海口哈罗公学位于海口江东新区,是落户该新区的首所国际学校,源自英国最负盛名的私立学校之一哈罗公学。“从上海到海南工作10多年了,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担心的问题,现在在这里也能享受到比肩北上广深的国际顶尖水平的教育,我们工作更安心了。”海口哈罗公学学生家长杭女士表示。
按照海南省教育厅的安排,海口江东国际教育新区(江东新区科教组团)招商工作已经启动,面向国际一流高等学校等4类学校伸出橄榄枝,并根据进驻学校需求匹配100亩至1000亩不等的教育用地资源。今年将推进海口德威学校、三亚威雅学校、卫斯理安附属海南国际高中等国际学校建设,新增签约引进2所以上知名国际学校,面向未来实现教育消费匹配。
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外资大量涌入的领域。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内的Bartini项目来自俄罗斯,他们基于智慧物联、5G技术、区块链、AI等技术,打造适合低空交通的智慧城市及飞行器。“为了Bartini在中国落地,我考察过很多地区,最终选择了海南,主要考虑到海南在中国率先建设完成覆盖省级区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实现了海南低空管控有序,为我们的飞行试验以及未来的飞行许可提供了保障。”Bartini联合创始人、中国区负责人吴冰表示。
着眼双循环的交汇点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海南在建设自贸港的进程中,紧抓外资涌入机遇,努力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
何为交汇点?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作一个“8”字形,海南自贸港就处在“8”字中间的交汇点上,应当在这个交汇点上做足文章。
在沈晓明看来,海南成为交汇点具有特殊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海南虽然地处中国最南端,但从全球视野来看,正好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两个最活跃区域的中间节点。从海南出发,4小时飞行时间可以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47%的人口和全世界30%的GDP;8小时飞行时间可以覆盖59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67%的人口和全世界41%的GDP。
二是政策优势。海南自贸港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在税收、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等方面,享受特殊开放政策。海南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就会吸引国内外商品、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海南这个节点平台便捷进出国内、国际市场,使海南不仅成为物理层面的“中转站”,还成为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炉”,在连接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
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来军表示,新加坡、迪拜、香港等世界主要自由贸易港,基本都以重要经济体为依托。海南需充分发挥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优势,创新与内地货物等要素往来的便利化安排,加强内地与海南自由贸易港间运输、通关便利化相关设施设备建设,推动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联动发展。
2020年6月1日,首艘国际船舶入籍“中国洋浦港”并驶向大海。外资企业从不能从事航线业务,到完全可以参与航运领域,这一变化对于外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去年以来,海南洋浦新增航运相关市场主体近百家,新增注册船舶104艘,其中有26艘是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航行船舶,已占到国内登记的国际航行船舶载重吨的9%。
2020年11月8日,Y87425大型全货机航班满载110吨货物从海口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航空货运航线开通。11天后,首艘免担保进境自驾游艇在三亚入境,免除担保金约213.6万元。
今年4月6日,海南海事局向海南莱福士海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核发了符合证明,这表明该公司通过了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可以开展全球海洋工程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在海南注册登记的第一家外商独资航运企业。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落地、第七航权试点开放、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政策相继出台……一批重要政策逐项落地见效,自贸港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海南正快马加鞭融入新发展格局。
营商环境优化无止境
3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人才创新交流会在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举办,来自俄罗斯、英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加纳、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外籍人才,交流分享创业心得和家乡文化。
“海南为我们工作、生活都提供了许多便利,专门对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进行了升级,在一个系统中便可完成工作许可及居留许可两类业务材料的提交,不必再重复提交材料。”巴西人欧力告诉记者。
以前,外国人到海南工作,需要先获得来琼工作许可,再申请工作居留许可。2020年9月2日,海南升级改造“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逐步放开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限制,对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讲学交流、经贸活动提供便利化政策及服务。据统计,目前海南共有外籍人才1万多名,他们活跃在教育、旅游、交通、商务服务、科技、文化等领域,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和智力。
人才聚集产业发展离不开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20年9月,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服务正式上线,大幅提升了外资投资服务效率。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荣延松介绍,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整合招商、市场监管、项目审批等13个部门20个政务系统,提供企业设立登记、变更、注销、社保登记、签证证件办理等179项投资服务的在线咨询、办理,覆盖投资全流程。
三年来,海南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坚持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制定31项营商环境年度行动计划;出台政府与市场主体交往“六要和六不准”;推动成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利用制度集成创新改善营商环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了海南对外开放水平的全面提升,吸引了大量外资、外企进驻,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潘世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