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黄河下游金三角
编辑/2020-11-26/ 分类:宇明文章/阅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升级为重大国家战略,为黄河流域各省市带来了重大机遇。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之间的濮阳、菏泽、聊城三个地级城市,虽然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但发展水平不高,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两大城市群的断裂带。三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升级为重大国家战略,为黄河流域各省市带来了重大机遇。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之间的濮阳、菏泽、聊城三个地级城市,虽然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但发展水平不高,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两大城市群的断裂带。三市亟需抓住黄河流域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的机遇,加强合作,补齐短板,构建黄河下游金三角,缩小与两大城市群内核心地区的差距,进而促进整个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加强黄河下游区域合作 推进高质量发展
濮阳、菏泽、聊城三市位于豫鲁沿黄交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同时,三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条件、行政区划分割等因素影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还面临确保黄河安澜、巩固脱贫成果等挑战。
“十四五”时期,加强三市区域合作,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新机制,对于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省际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省际交界地区受行政壁垒阻碍、协调工作沟通不畅、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等因素影响,在生产要素跨区域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跨区域产业链协作等方面都难以实现有效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从国家层面推进豫鲁交界地区发展,推进各城市在产业、环保等领域的分工协作,有利于打破既有行政区划的束缚,推动豫鲁交界地区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需要。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规模比较大,城市比较密集,但很难辐射到这个区域。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分工合作关系,使各市的经济增长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利于实现整个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从区域合作入手,编制区域合作规划,营造区域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有利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三市与两大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差距。
有利于发挥各市的比较优势。促进三市合作互动,必须发挥各市的优势,建立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其合作涉及流域上下游、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等问题。因此,在这样一个具有多重综合性区域合作需求的地区,需要从国家层面来推进区域合作,探索建立多元化多类型合作机制。
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需要。三市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压力较大,迫切需要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体制,以提升区域整体大气环境质量。地市之间在重大项目选址上也需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尤其是在流域上下游、城市周边工业项目选址上,都需要纳入区域生态联防联治框架进行解决。
加快构建黄河下游金三角的政策建议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市可借鉴黄河中游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经验,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构建黄河下游金三角,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第一,打造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先导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努力把豫鲁黄河下游金三角建设成为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为黄河流域经济建设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支撑;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形成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第二,打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区。由于历史原因,三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地区。在区域内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延长控制区洪水预见期,发挥防洪效益,加大投资力度,统筹协调滩区和滞洪区的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快滩区居民迁建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两岸人民切实体会到幸福感和获得感。构建产业结构互补、产业项目合作的互补机制,实现区域内产业间协同分工的发展格局,明确区域内各城市产业行业发展定位。加快产业承接转移步伐,建立产业项目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第三,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三市汇聚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黄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推进各类文旅资源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引领文化创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第四,制订黄河下游金三角合作规划。建议由国家编制三市合作规划,畅通省际出口通道,加快建设以高铁、高速公路网络,实现通信网络的同城化,打造黄河下游金三角互联互通交通网络体系;明确区域合作重点领域,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按照生态保护要求,安排重大沿黄滩区综合治理规划工程,统筹左右岸、衔接滩内外、协同产城人,以提高滩区群众幸福感为目标,以沿黄生态修复、涵养、重塑为基础;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加强滩区及自然保护区强制性保护;对黄河和各市库区及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管,确保水功能区稳定达标,促进黄河安澜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两省三市政府构建合作平台、市场主体深度参与、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与制度创新,保障两省人口资源流动,促进社会资源的互助合作,扩展城市之间的交流;建立健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机制,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培育沿黄地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区域协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打造文旅品牌,联合营造精品旅游线路,推行旅游景点门票一票通,实现旅游协作区域内无障碍旅游。(作者:赵滑濮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执行会长,刘建华为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专家顾问)
加强黄河下游区域合作 推进高质量发展
濮阳、菏泽、聊城三市位于豫鲁沿黄交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同时,三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条件、行政区划分割等因素影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还面临确保黄河安澜、巩固脱贫成果等挑战。
“十四五”时期,加强三市区域合作,探索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新机制,对于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省际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省际交界地区受行政壁垒阻碍、协调工作沟通不畅、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等因素影响,在生产要素跨区域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跨区域产业链协作等方面都难以实现有效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从国家层面推进豫鲁交界地区发展,推进各城市在产业、环保等领域的分工协作,有利于打破既有行政区划的束缚,推动豫鲁交界地区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需要。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规模比较大,城市比较密集,但很难辐射到这个区域。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分工合作关系,使各市的经济增长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利于实现整个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从区域合作入手,编制区域合作规划,营造区域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有利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三市与两大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差距。
有利于发挥各市的比较优势。促进三市合作互动,必须发挥各市的优势,建立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其合作涉及流域上下游、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资源输出地与输入地等问题。因此,在这样一个具有多重综合性区域合作需求的地区,需要从国家层面来推进区域合作,探索建立多元化多类型合作机制。
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需要。三市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压力较大,迫切需要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体制,以提升区域整体大气环境质量。地市之间在重大项目选址上也需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尤其是在流域上下游、城市周边工业项目选址上,都需要纳入区域生态联防联治框架进行解决。
加快构建黄河下游金三角的政策建议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三市可借鉴黄河中游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经验,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加快构建黄河下游金三角,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第一,打造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先导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努力把豫鲁黄河下游金三角建设成为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共同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为黄河流域经济建设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支撑;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促进区域联动发展,形成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第二,打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区。由于历史原因,三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地区。在区域内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延长控制区洪水预见期,发挥防洪效益,加大投资力度,统筹协调滩区和滞洪区的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快滩区居民迁建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两岸人民切实体会到幸福感和获得感。构建产业结构互补、产业项目合作的互补机制,实现区域内产业间协同分工的发展格局,明确区域内各城市产业行业发展定位。加快产业承接转移步伐,建立产业项目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第三,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三市汇聚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黄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推进各类文旅资源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引领文化创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第四,制订黄河下游金三角合作规划。建议由国家编制三市合作规划,畅通省际出口通道,加快建设以高铁、高速公路网络,实现通信网络的同城化,打造黄河下游金三角互联互通交通网络体系;明确区域合作重点领域,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按照生态保护要求,安排重大沿黄滩区综合治理规划工程,统筹左右岸、衔接滩内外、协同产城人,以提高滩区群众幸福感为目标,以沿黄生态修复、涵养、重塑为基础;建设黄河生态廊道,加强滩区及自然保护区强制性保护;对黄河和各市库区及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管,确保水功能区稳定达标,促进黄河安澜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两省三市政府构建合作平台、市场主体深度参与、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与制度创新,保障两省人口资源流动,促进社会资源的互助合作,扩展城市之间的交流;建立健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协调机制,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培育沿黄地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区域协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打造文旅品牌,联合营造精品旅游线路,推行旅游景点门票一票通,实现旅游协作区域内无障碍旅游。(作者:赵滑濮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执行会长,刘建华为中国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专家顾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AG:
阅读: 扩展阅读:
下一篇:关键领域创新型产业集群蓄势崛起 上一篇: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